微软西雅图研究实验室正投入一项创新专案,目的是改革人机互动方式,研究尚未公开,仅在原型阶段。上星期有消息指出,微软计画将Kinect技术置入笔记型电脑中,进一步还打算运用开发至平板电脑和手机。苹果以iPhone开启了触控世代,微软打算要开启全新的感知世代。
让我们回想一下,平时是如何体验周围的世界呢?透过视觉、听觉,再加上触觉、味觉、嗅觉,但是目前我们所使用的装置,都被局限在触觉感官,它们为何不能和人类一样呢?
事实上,电脑并不是人类,也不需要像人类,多年来我们都是这样认为,被摆放在角落的电脑,只要安安静静的处理运算我们未能完成的工作,人类和电脑的互动就是输入和输出。不过,手机、触控式萤幕、以及笔记型电脑的出现,开始改变人类对电脑的看法,电脑变得更人性、更具互动和双向交流。科技让电子产品更像人类。这也正是微软所想。
自然使用者介面(NUI,Natural User Interaction)前景无限,大众从游戏当中逐渐接受这类型的概念,从Wii开始,Kinect更进一步引入家庭。虽然有时反应不灵敏,声音控制会有问题,大众只是好奇能和产品进行互动的新鲜方式。不过,多年来大家仍然对互动充满兴趣,常在科幻电影和电视节目中看到人类对互动未来的想像。
人们需要互动,掌握Kinect技术的微软则是想要实现互动。根据报导,新的Kinect和深度红外线感测器,将可读唇语;意味着就算环境嘈杂,也可以清楚辨识指令,不用关掉背景音乐也可以开始在电视或平板电脑上浏览网页或搜寻想要知道的资讯。 「读唇语」只是感官系统其中一部分,未来还将包括脸部辨识、声音辨识等,一切都将变得自然而然。此外,还将发展3D桌面,让你可以直接用手选取档案并任意置放(目前Windows 8正在开发二维显示功能),可以试着想想看,是以顺时针、逆时针方式操作指令?还是直接利用手势指令挪移文件或下指令会自然一些呢?
使用者体验(User experience)反映出用户需求和设备能力。数年来,我们满足于用手指触控玻璃萤幕发送讯号,因为这样的萤幕性能好又便宜;不过,新型态的行动产品和资讯交流方式越来越多,玻璃触控萤幕和其操作介面也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滑鼠和键盘可以提高效率,笔和纸对于勾勒想法更实用,耳机让你在公共场合也可以尽情听音乐。这些直觉性的使用模式或许需要新方向,微软正是朝此方向努力,或许苹果也非袖手旁观,只是没有公开相关成果。不过,苹果在NUI方面错失良机,微软抢得先机,两年来收购且研发个人感测产品,并尽力维持先行者优势